升旗仪式一结束,报告厅里立即响起了
27位少年的朗诵,他们用最动情的声音,
最昂扬的热情,表达了最珍贵的三天:
第一天,我要透过“灵魂之窗”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、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。
第二天,我要在黎明起身,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。
第三天,我将当前的日常生活度过,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、忧伤、感动和善良。
勇敢在于灵魂之中,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。
这些话出自她之口,她就是海伦·凯勒,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的作者。该书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及海伦的求学生涯。她在无光,无声,无语的孤独岁月里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。她用心去感知天地万物,用心灵倾听着世界上最美的声音,感知世界上最美的风景。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,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,珍惜现实,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,才能拥有未来.这就是海伦所描述的"珍惜"的价值所在,也是生活的辩证法。
金煜炜,张俊奕,王子洋三位同学用“身临其境”的方式给我们演绎了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经典片段。再现了海伦·凯勒在莎莉文老师润物细无声般的耐心的指导下,海伦学会了阅读,认识了许多的字,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。
紧接着由沈涛、王馨冉、来明羿、孙浩涵等同学带来的小品“光明的青春梦”给全体师生带来了欢笑和深思。8位同学生动形象地演绎了沈涛同学通过自己做的一场梦,看到了不学无术后的惊悚后果——沉迷灰暗、抛弃光明,我就只能在杭二中对面的工地等你!梦醒之后的沈涛因此激起了要发奋学习的斗志。剧中沈涛同学的话让大家深受触动:“远离游戏!远离懒惰!远离拖延!我虽然基础不好,但我相信,只要凝视眼前的光明,通过我的双倍努力,也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!”
其实对于一个常人来讲,根本就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黑暗。害怕自己摔倒,害怕自己被碎 片弄伤, 原来只是身体上的黑暗也变成了精神上的折磨。在学习中同样也会遇到很多困难, 海伦这样一位盲人都能做到勇往直前, 不向困难低头, 作 为一个常人没有资格去抱怨。704班每一位同学对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都有话说,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几位同学的读后感。
杨昊说:“读完此书,深思良久。虽然我视力不佳,十米外不分男女,五十米不认父母。但是我比海伦·凯勒幸运。I can see this !我觉得如果我们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,那我们就会重视时间,不会再完不成当天的事情,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运动。我要像海伦.凯勒一样热爱自己的生命,热爱自己拥有的一切,竭尽全力去创造美好!
罗雨婷动情地说:从这本书中,我都到了最令我感动的词"光明",光明于我,是跌倒后的爬起,是一次挫折后的成就和老练,这些经历都使我从黑暗走向了光明,然而在我们班里,王老师也是一路以来,那个一直帮助我的人,他每天早出晚归,为班级作贡献,他如同一盏明灯一样,无私的照亮着我们,使我们整个4班充满光明。”
杨诗楠说:“在这本书中,我读到的关键词是“三天”,海伦·凯勒的三天很充实,我的每一个三天也要过得很充实,像最后一个三天一样去对待每一天,三天就像我们初中的三年,我会利用好每一个三天,重塑生命,绽放光明。”
王馨冉说:“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“三天”一词,海伦·凯勒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。在遇到困难时,绝不退缩,而是要想办法解决!班主任王老师每天早上五点起床,早早地来学校,为了建立更好的班级,他牺牲了很多与亲人相处的时间,他用行动告诉我们:要做一个自带光芒的人。”
胡敏洁轻声却坚定地说:“光明于我,是让我来到了滨和,遇见了陈老师。原先我的英语基础较弱、作文分数很低,像迷失在黑暗中的人无所适从,是陈老师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为我们孜孜不倦地指导,一词一句的地讲解,让我们如同重生般获得英语和写作上的一大提高。”
邱紫洢目光炯炯、铿锵有力地告诉全体师生:“书中的“光明”引发了我最多的思考,我认为光明来源于朋友之间的关心。在我心情很沮丧的时候,是我的同班同学、我的组员安慰我,鼓励我,使我建立起对学习的渴望。这半个学期以来,我专注听课,认真复习,在学习上有了质的飞跃。我非常感谢她们所带给我的光明。”
海伦经过黑暗折磨,才会倍加珍视光明;少年经历困难挑战,才能掌控精彩人生!谢谢704的所有同学,是你们的潜心阅读、完美吟诵和温暖分享点亮了我们的喜悦和光明!
撰稿:胡昕怡